第1212部 三无性论
界有十八。所立界者显种子义。眼等六界是能执种子。于自类中为似分因故。如前眼等根生后眼等根也。色等六界是所执种子。于自类中生似分因故。如前色等生后色等也。眼识等六界是执种子。于自类中生似分因故。如前眼识等生后眼识等也。——《三无性论》...
第1211部 发菩提心论
六波罗蜜是菩提正因。四无量心三十七品诸万善行共相助成。若菩萨修集六波罗蜜。随其所行。渐渐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子。求菩提者应不放逸。——《发菩提心论》 复次布施是菩提因。摄取一切诸众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众善满本愿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是菩...
第1210部 显识论
一切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显识者。即是本识。此本识转作五尘四大等。何者分别识。即是意识。于显识中分别作人天长短大小男女树藤诸物等。分别一切法。此识聚分别法尘。名分别识。——《显识论》...
第1207部 转识论
识转有二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一切所缘不出此二。此二实无。但是识转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缘有三种。一果报识。即是阿梨耶识。二执识。即阿陀那识。三尘识。即是六识。——《转识论》 果报识者为烦恼业所引故名果报。亦名本识。一切有为法种子所依止。亦名宅识。一切种子之所栖处。亦名藏识...
第1206部 大乘百法明门论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1202部 遗教经论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也。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世实危脆无牢强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遗教经论》
第1198部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
法轮三转有十二行。此苦圣谛。此集圣谛。此灭圣谛。此苦灭道圣谛。此第一转。此苦圣谛应知。此苦集应断。此苦灭应证。此苦灭道应修。此第二转。此苦圣谛已知。此苦集已断。此苦灭已证。此苦灭道已修。此第三转。此说三转如是。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如是。苦谛有三转智如是。集谛如是灭谛如是。道谛有...
第1196部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应说清净不清净舍。云何清净云何不清净。答曰。菩萨摩诃萨依自心清净布施清净。如如来修多罗中说。有四种清净布施。何等为四。谓有布施从施主清净非是受者。如是等于彼四种清净施中。所谓施主清净非是受者。是名菩萨摩诃萨清净施。又从施者受者清净。亦名菩萨清净之施。何以故。以诸菩萨施与他物...
第1192部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蕴界处各有几。蕴有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界有十八。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处有十二。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
第1187部 十地经论
诸佛子。此菩萨十地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因是事故如是说。何等为十。一名欢喜地。二名离垢地。三名明地。四名焰地。五名难胜地。六名现前地。七名远行地。八名不动地。九名善慧地。十名法云地。诸佛子。此菩萨十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佛子。我不见有诸佛世界是诸如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