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所谓卵生诸鸟等。胎生诸人等。湿生诸虫等。化生诸天等。如是四种各多族类。此诸众生住于何处以何为体。经曰若有色若无色。有色者。谓有形。无色者。无有形。三界众生此皆摄尽。有形者。谓欲界二十依止处。色界十七依止处。无形者。谓无色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第1184部 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尔时会中有天子名月净光德。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问文殊师利言。诸菩萨摩诃萨。初观何法故行菩萨行。依何法故行菩萨行。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以大悲为本为诸众生。天子又问。文殊师利。诸菩萨摩诃萨大悲。以何为本。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诸菩萨摩诃萨大悲。以直心为本。...
第1175部 菩提资粮论
有四种禅那。谓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游于初禅。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游第二禅。离喜行舍念慧受乐。游第三禅灭于苦乐舍念清净不苦不乐。游第四禅。于此四种禅那中。离证声闻独觉地。回向佛地已。得名禅那波罗蜜。有四种禅那。谓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游于初禅。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游第二禅。离喜行舍念慧...
第1174部 十住毗婆沙论
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说此十地。是故言已说今说当说。菩萨在初地始得善法味心多欢喜故名欢喜地。第二地中行十善道离诸垢故名离垢地。第三地中广博多学为众说法能作照明故名为明地。第四地中布施持戒多闻转增。威德炽盛故名为炎地。第五地中功德...
第1171部 显扬圣教论
界有二种。一欲等三界。二三千世界。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谓未离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二色界。谓已离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三无色界。谓离色欲地杂众烦恼诸蕴差别。如是三界复有五种差别应知。一相差别。二粗重差别。三方处差别。四受用差别。五任持差别。——《显扬圣教论》卷一...
第1169部 大乘广五蕴论
佛说五蕴。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大种所造色。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此复云何。谓地坚性。水湿性。火暖性。风轻性。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大乘广五蕴论》
第1165部 摄大乘论释
谓依止慧正勤修学。是故说名增上慧学。此性即是无分别智。对治一切戏论分别。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根本依止。即此根本无分别智后得依止。如是依止。非次所说。如是三种戒定慧学是道体性。彼果二种。一断二智。此殊胜故语亦殊胜。彼果断者。彼诸学果名为彼果。彼果即断名彼果断。此性即是客障离系。真...
第1164部 瑜伽师地论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
第1163部 大智度论
何等五怖应远?一者、杀生,二者、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大智度论》卷二 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大智度论》卷二 问曰:云何正遍知?答曰:“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知灭如灭相,知道如道相。”...
第1162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何者是四种。一者我相。二者众生相。三者命相。四者寿者相。我相者见五阴差别。一一阴是我。如是妄取是名我相。众生相者。见身相续不断。是名众生相。命相者。一报命根不断住故。是名命相。寿者相者。命根断灭复生六道。是名寿者相。如经。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无复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