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部 佛说诸法本经
何谓法本。当答言。欲为诸法本。何谓习。更为习。何谓同趣。痛为同趣。何谓致有。念为致有。何谓明道。思惟为明道。何谓第一。三昧为第一。何谓最上。智慧为最上。何谓牢固。解脱为牢固。何谓毕竟。泥洹为毕竟。——《佛说诸法本经》
第584部 佛说戒德香经
一身不杀生。世世长寿。其命无横。不盗窃者。世世富饶又不妄遗财宝。常存施为道根。不淫色者。人不犯妻。所在化生莲华之中。不妄言者。口气香好言辄信之。不两舌者。家常和合无有别离。不恶口者。其舌常好言辞辩通。不绮语者。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不嫉妒者。世世所生众人所敬。不嗔恚者。...
第583部 佛说广义法门经
此广义法门。长老。有十二种。离难随顺道时。能起方便。为证得圣法。何等十二。一自胜得。二他胜得。三生人道。四生圣地。五性得利根。六得成正见。七善作资业。八善处生信。九值佛出世。十佛正转法轮。十一正法在世未灭。十二依佛教。于正法中。如理修行。——《佛说广义法门经》...
第582部 佛说普法义经
贤者舍利弗。便说十二时聚会。能致贤者道。何等为十二。一为自能教身。二为亦能教余。三为随人中。四为随贤者中。五为根足。六为不随世间业。七为见贤者喜。八为佛亦有。九为亦说法。十为已说法能受。十一为能听外受。十二为如得能依方施。是为贤者十二时聚会。为得贤者道。从是行。——《佛说普...
第576部 佛说释摩男本经
人于世间何等为乐。凡有五乐人所贪喜。眼贪好色即着心中。昼夜念之以好色贪着。耳闻好声。鼻闻好香舌喜美味。身得细软。即着心中。——《佛说释摩男本经》
第573部 佛说斋经
佛法斋者。道弟子月六斋之日受八戒。何谓八。——《佛说斋经》 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蠕动之类。不加刀杖。念欲安利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佛说斋经》 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
第572部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
何等为佛正斋法。是间有贤善人持戒。一月六日斋。月八日一斋。十四日一斋。十五日一斋。二十三日一斋。二十九日一斋。三十日一斋。斋日朝起告家中言。今日我身斋。家中今一日。且莫饮酒莫斗诤莫道说钱财。家中事意所念口所说。当如阿罗汉。阿罗汉无杀意。斋日持戒亦当如阿罗汉。无杀意无捶击意。...
第571部 佛说泥犁经
佛言。人在三恶道难得脱。譬如周匝八万四千里水中有一盲龟。水上有一浮木有一孔。龟从水中百岁一跳出头。宁能值木孔中不。诸比丘言。百千万岁尚恐不入也。所以者何。有时木在东龟在西。有时木在西龟出东。有时木在南龟出北。有时木在北龟出南。有时龟适出头。木为风所吹在陆地。龟百岁一出头。尚...
第567部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
世尊遥见计水净婆罗门从远而来。世尊见计水净婆罗门已。为彼故便告诸比丘。若有二十一结着意者。当堕恶趣生泥犁中。云何为二十一。邪见意着结。非法欲欺世间邪法。贪嗔恚懈怠睡眠调戏无耻疑嗔恨恚悭嫉不舍谀谄多无羞无耻无妒嫉增上妒嫉放逸意结。若有此二十一结着意者。堕恶趣生泥犁中。——《佛...
第566部 佛说受岁经
佛世尊境界行。自见已乐行。乐行已悦喜。悦喜已身信行身信行已知安乐。安乐已意定。意定已知如真见如真。知见如真已无厌。无厌已无染。无染已解脱。解脱已得解脱知。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知如真。——《佛说受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