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言:“若诸众生悉空相者,亦无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众生而为说法。何以故?我说法中,无有一法当可得故。”——《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无众生,云何说有众生及众生界?”文殊师利言:“众生界相如诸佛界。”...
第17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
第16部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第15部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尔时,世尊复以一切如来自性清净相,为诸菩萨说一切法平等性观自在智印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一切世间贪性清净、瞋性清净;一切世间贪性清净、瞋性清净故,一切世间垢性清净、罪性清净;一切世间垢性清净、罪性清净故,一切世间法性清净、众生性清净;一切世间法性清净、众生性清净故,一切世...
第14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若菩萨住百佛国中,作阎浮四天王,修百法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初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若菩萨住千佛国中,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门,十善道化一切众生(二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若菩萨住十万佛国中,作焰天王,修十万法门,四禅定化一切众生(三地)。——《仁...
第12部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见如是,此有为者。——《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第11部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言:“善现,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当发趣如是之心:‘所有诸有情,有情摄所摄——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乃至有情界施设所施设,如是一切,我当皆令于无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虽度如是无量有情令灭度已,而无有情得灭度者。’何以...
第10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
第9部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甚深境界,广大境界,功德境界。文殊师利,甚深境界者,体是无为,不可相离,不著二边,脱离诸障自性清净,不可思量,不可数知,不与声闻、辟支佛共。文殊师利,广大境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诸佛如来一切功德,般若波罗蜜、摩诃迦楼那二法...
第6部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复次,憍尸迦,般若波罗蜜经卷所住处,四天王天上诸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来至般若波罗蜜所,受持读诵,供养作礼而去。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上诸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来至般若波罗蜜所,受持读诵,供养作礼而去。梵天、梵世天、梵辅天、梵众天、大...
第5部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色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受。不受色者为无色,不受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为无识。般若波罗蜜不受。何以故不受?如影无所取,无所得故不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一切字法不受,是故三昧无有边、无有正,诸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第4部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佛言:“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则自具足,于四意止发无所发又当具足,得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八由行悉令具足,空无三昧、无想三昧、无愿三昧而决具足,四禅、四等、四无色三昧及八脱门渐渐具足而以正受;以此为脱,无所思想,无有内想、若供养想、若光明想,无绛赤想,...
第2部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
佛告舍利弗:“菩萨当知色与空合,是为应般若波罗蜜;当知痛、想、行、识与空合,是为应般若波罗蜜;当知眼、耳、鼻、舌、身、意与空合,当知色、声、香、味、细滑、识法与空合,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法性识亦尔,是为应;当知苦集尽道四谛之法亦与空合,当知十二因缘——...
第1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时,此三千大千佛土,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其中诸人,佛神力故,各各见佛正坐其前,咸谓如来独为说法。如是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