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部 佛说中心经
何等为十二因缘。一者痴。二者行。三者识。四者名色。五者六入。六者栽。七者痛。八者爱。九者受。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死。——《佛说中心经》 人身中有三事。身死识去。心去意去。是三者。常相追逐。施行恶者。入地狱饿鬼畜生鬼神中。施行善者。三亦相追逐。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堕是五道...
第710部 本事经
施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财施。二者法施。云何财施。谓有一类补特伽罗。能施种种美妙饮食。香鬘衣乘房舍卧具。资产灯明病缘医药。舍如是等。分布惠他。名为财施。云何法施。谓广为他宣说正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满清白梵行之法。令诸有情。闻已解脱。生老病死愁叹忧苦诸热恼法。是名法施。...
第694部 未生怨经
佛说天地日月须弥山海。有成必败。盛者即衰。合会有离。生者必死。由之忧悲轮转无际。以致重苦。寻其原察其始。因缘合会即有。谓之生。因缘离散即灭。谓之空。——《未生怨经》 夫身者四大耳。众生魂灵寄处其中。死还其本。魂灵空去。谓之非身。身尚不保。何国之常守乎。——《未生怨经》
第687部 佛说得道梯隥锡杖经
谓四谛。苦集灭道。四等慈悲喜舍。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无色定。空处识处不用处非想非非想处。——《佛说得道梯隥锡杖经》
第683部 佛说阿含正行经
人身中有三事。身死识去心去意去。是三者。常相追逐。施行恶者。死入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施行善者。亦有三相追逐。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堕是五道中者。皆坐心不端故。——《佛说阿含正行经》 欲度世间人使得泥洹道。第一精进者。即得阿罗汉道。第二精进者。自致阿那含道。第三精进者。得斯陀含...
第681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何谓五道。一谓天道。二谓人道。三谓饿鬼道。四谓畜生道。五谓泥犁太山地狱道。人不求度世道者。生死忧苦不断绝。往来五道。不得解脱。贤者黠人。厌于忧苦。见师则承事。不见则思师。教诫师教人。去恶就善。示人度世之道。——《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第680部 佛说处处经
佛言。道人行道。若嗔恚意起时。即当制己。制便念善。是为道人行。若布施财利。得之便计无常。不随身犯。谓不犯杀盗淫。是为不随身犯。出嗔恚者口亦不言。意亦不念。是为出嗔恚意中大深声者。——《佛说处处经》 佛言。味味次第者。所食物外合之内。分别其味令不错误。是为味味次第。菩萨所以得...
第678部 佛说骂意经
有五魔生乱人意。令人不得道。一者天魔。二者罪魔。三者行魔。四者恼魔。五者死魔。道人行道。当觉是五魔。有五事。十方佛无能制者。一者宿命当忘。二者命应当上生。三者命当尽坏。四者命当老。五者命当死。是事无能制者。——《 佛说骂意经》...
第677部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数息为四意止。相随为四意断。止为四神足念。观为五根五力还为七觉意。净为八行也。得息不相随不为守意。得相随不止不为守意。得止不观不为守意。得观不还不为守意。得还不净不为守意。得净复净乃为守意也。已念息恶不生。复数者为共遮意。不随六衰故。行相随为欲离六衰行。止为欲却六衰行。观为...
第676部 佛本行集经
阿难。诸佛菩萨昼夜常说一切诸法。有四种摄而摄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益。四者同事。——《佛本行集经》卷四
第674部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言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住寿命动天地。梵语阿罗汉。此云应。应具三义也。一应断烦恼障。二应不受后有身。三应受人天妙供养。既成此圣果能以六通飞行往来。又变化形体凡俗莫测。住寿命者。或生或灭延促自在。若要住世久长则经劫不灭。又能以神通震动天地。盖妙用难测也。——《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672部 杂藏经
佛弟子诸阿罗汉。诸行各为第一。如舍利弗。智慧第一。乐说微妙法。目连神足第一。常乘神通。至六道见众生受善恶果报。还来为人说之。——《杂藏经》
第669部 佛说法海经
吾今当为汝等说之。吾僧法。犹如大海有八德。汝等听之。——《佛说法海经》 大海之水。无满不满。吾法如之。无满不满。此第一之德。——《佛说法海经》 大海潮水。寻以时而来。不失常处。吾四部众。受吾戒者。不犯禁戒违失常法。此第二之德。——《佛说法海经》...
第666部 蓱沙王五愿经
人愚痴故。不当为者而为之。便为痴。从痴为行。从行为识。从识为名色。从名色为六入。何等为六入。一者眼。二者耳。三者鼻。四者口。五者身。六者心。是为六。此六事皆外向。眼向色。耳向声。鼻向香。口向味。身向细软。心向欲。是为六向。从六向为合。从合为痛乐。从痛乐为爱。从爱为受。从受为...
第665部 佛说生经
佛告阿难。生者在世。安可久存。有诸思想缘起之法。必当归尽。坏败永没。法当崩败。法应当坏。欲使不尔终不可得。——《佛说生经》卷二 佛告阿难。佛本自说。一切恩爱。皆当别离。夫生有终。物成有败。合则有散。应当灭尽坏败。欲使不尔。安得如意。应当终没归于无常。离别之法。欲使不散。安得...
第664部 佛说柰女耆婆经
佛告阿难。汝当受持为四众说。莫令断绝。一切众生。慎身口意。勿生憍慢放逸。——《佛说柰女耆婆经》 汝当修行身口意业。恒发善愿。闻者随喜信乐受持。莫生诽谤。——《佛说柰女耆婆经》
第663部 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
佛告阿难。汝当受持为四众说莫令断绝。一切众生。慎身口意。勿生憍慢放逸。——《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 汝当修行身口意业恒发善愿。闻者随喜信乐受持。莫生诽谤。——《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
第662部 过去现在因果经
以布施摄贫穷。持戒摄毁禁。忍辱摄嗔恚。精进摄懈怠。禅定摄乱意。智慧摄愚痴。——《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尔时善慧菩萨。见诸天子悲泣懊恼。又复闻说恋慕之偈。即以慈音而告之曰。善男子。凡人受生无不死者。恩爱合会。必有别离。上至阿迦腻吒天。下至阿鼻地狱。其中一切诸众生等。无有不为无...
第661部 太子瑞应本起经
十神力者。佛悉知见。深微隐远是处非处。明审如有。一力也。佛悉明知来今往古所造行地所受报应。二力也。佛悉分别天人众生彼彼异念。三力也。佛悉知众生若干种语及度世语。四力也。佛悉了知世间杂种无量情态。五力也。佛能现禅解定行除众劳诤。六力也。佛知欲缚知缚解要在所宜行。七力也。佛智如...
第660部 修行本起经
尔时佛放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照三千世界。如月盛满星中特明。威神堂堂。众圣中王一切众会。咸有疑心。——《修行本起经》 何谓三十七品。一为四意止。二为四意断。三为四神足。四为五根。五为五力。六为七觉意。七为八直行。周而复始。苦空非常。无想无愿。我念世间。贪爱嗜欲。堕生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