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680部 佛说处处经

  • lingshengdesign
  • Nov 1, 2016
  • 2 min read

佛言。道人行道。若嗔恚意起时。即当制己。制便念善。是为道人行。若布施财利。得之便计无常。不随身犯。谓不犯杀盗淫。是为不随身犯。出嗔恚者口亦不言。意亦不念。是为出嗔恚意中大深声者。——《佛说处处经》

佛言。味味次第者。所食物外合之内。分别其味令不错误。是为味味次第。菩萨所以得知者。前世所食啖。皆先上父母道人。然后自食。是故得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说处处经》

佛言。菩萨用四事。得四无畏。一者自身所知。亦欲使人悉知。二者教人无厌极。三者等心无所藏匿。四者为人说经从后不悔。是为四事。——《佛说处处经》

佛亦用四事。得四无所畏。一者如法说。二者不受他人物。三者等心。四者戒具。佛言。复有四无所畏。一者如事说。二者无所爱惜。三者神足。四者不与人共诤。——《佛说处处经》

佛得顶中光明者。有三因缘。一者然灯施佛寺。二者爱乐明经。三者解人疑结。佛举右手。有四因缘。一者用恶人无反复故。二者以善人有反复故。三者现教。四者语人无作恶。佛举右手复有四因缘。一者欲令十方人皆来学道随行意。二者为欲示人我所行福。今得是相。三者劝人皆令持戒。四者威仪自尔。亦为不欲见人恶态。是故举一切右手。——《佛说处处经》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现足下轮。三者令人见之欢喜。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一者见地有虫蚁故。二者地有生草故。三者现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止佛行。佛行地高下皆平。有三因缘。一者本行四等心。欲令一切安隐。地在水上水中有神。虫蚁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隐同心立意。是故卑者为高。高者为卑。二者诸天鬼神行福。为佛除地故。高下为平。三者佛为菩萨时。通利道迳。桥梁度人故。从是得福故。高下正平。欲令人意亦尔。——《佛说处处经》

佛不飞行。有四因缘。一者劝弟子欲令精进。二者欲令弟子听经。三者报宿命恩。四者现相。是故不飞行。——《佛说处处经》

佛初得道不食七日。有四因缘。一者念道忘食。二者一心不饥。三者欢喜不渴。四者不念痛痒思想生死识。是为四。——《佛说处处经》

佛言。弥勒不来下。有四因缘。一者有时福应彼间。二者是间人粗无能受经者。三者功德未满。四者世间有能说经者。故弥勒不下。当来下。余有五亿七千六十万岁。——《佛说处处经》

佛言。阿罗汉飞行有二因缘。故令人不见。一者恐人见便多供养。二者恐恶人嫉妒之。佛言。现神足复有两福。一者人见飞行。便精进念道。二者从人受施令得大福用。是故现神足。意喜故便得大福。——《佛说处处经》

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佛说处处经》

澡漱有三因缘。一者为恐爪下垢故。二者爬痒随可意。三者杀蚤蚊故。亦欲使意净无欲。复不污经此者。适可除外垢。心念恶不能除。为学人第一当净心为本心为法本。心正则行方行方则应道。——《佛说处处经》


Kommentare


愿以此功德  ·  上报四重恩  ·  下济三塗苦  ·  同归极乐国

友情链接      东华禅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