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543部 杂阿含经

  • lingshengdesign
  • Nov 1, 2016
  • 3 min read

佛便告比丘。有四力。何等为四力。一者意力。二者精进力。三者不犯力。四者守力。——《杂阿含经》

意力为何等。若有比丘知善恶浊如至诚知。亦知犯亦知不犯。亦知可行亦知不可行。亦知非亦知增。亦知白亦知黑。亦知从得浊如谛知。是名为意力。——《杂阿含经》

精进力为何等。在有比丘在有浊所恶说。所犯说。所不可说。所黑说。不用进人说。如是辈为弃之。若所为浊好说。不犯说可习说可说白说所道说。如是辈浊。为行为贪欲。为行为精进。为受意为制意。是名为精进力。——《杂阿含经》

不犯力为何等。在有比丘为不犯身受行止。为不犯口。为不犯心受行止。是名为不犯力。——《杂阿含经》

守力为何等。谓四辈。何等为四辈。一为摄。二为布施。三为相哀。四为相助善行。是名为守力。——《杂阿含经》

佛问比丘。何等为七处善为知是闻比丘色如本谛知。亦知色习亦知色尽亦知色灭度行。亦知色味亦知色苦亦知色出要亦至诚。如是痛痒思想生死识如本知。识习识尽识尽受行本知。亦知识味亦知识苦亦知识出要。亦知识本至诚。——《杂阿含经》

何等为色如谛如。所色为四本。亦在四大亦为在四大蚖。所色本如是如本知。何等色习如本知。爱习为色习。如是色习为知。何等为色尽如至诚。知爱尽为色尽。如是色尽为至诚知。何等为色行尽如至诚知。若是色为是八行谛见到谛定为八。如是色尽受行如至诚知本。何等为知色味如至诚知。所色欲生喜生欲生。如是色为味如至诚知。何等为色恼如至诚知。所色不常苦转法。如是为色恼如至诚知。何等为色要如至诚知。所色欲贪能解能弃欲能度欲。如是为色知要如至诚。——《杂阿含经》

何等为痛痒能知。六痛痒眼栽痛痒。耳鼻舌身意栽痛痒。如是为知痛痒。何等为痛痒习。栽习为痛痒习。如是习为痛痒习。何等为痛痒尽知。栽尽为痛痒尽知。如是为痛痒尽知。何等为痛痒受行。若受八行谛见到谛定意为八。如是痛痒如尽受行为道。何等为痛痒味识。是为痛痒求来可求喜。如是为痛痒识味为知。何等为痛痒恼识。所痛痒为不非败苦转法意。如是为痛痒恼识。何等为痛痒要。所痛痒欲能活为爱贪能度。如是为痛痒要识如谛知。——《杂阿含经》

何等为思想识。为身六思想。眼栽思想。耳鼻舌身意栽思想。如是是六识思想。何等为思想习识。栽习为思想习。如是为思想习识。何等为思想尽识。尽为思想尽识。如是为思想尽识。何等为思想尽受行识。是为八行识。识谛见到谛定意为八。如是尽思想受行识。何等为思想味识。所为思想因缘生乐得意喜。如是思想味识。何等为思想恼识。所为思想不常尽苦转法。如是为思想恼识。何等为思想要识。所思想欲能解欲贪能断欲贪能自度。如是为思想要识。——《杂阿含经》

何等为生死识。为六身生死识。眼栽生死识。耳鼻舌身意栽行。如是为生死识。何等为生死习。栽习为生死习识。何等为生死尽识。栽尽为生死尽识。何等为生死欲尽爱行识。为是八行识谛见至谛定为八。如是为生死欲灭受行识。何等为生死味识。所为生死因缘生乐喜意。如是为生死味识。何等为生死恼识。所有生死不常尽苦转法。如是为生死恼识。何等为生死要识。所为生死欲贪避欲贪能断欲贪能度。如是为生死要识。——《杂阿含经》

何等为识身六衰识。眼栽识耳鼻舌身意。如是为识识。何等为识习。命字习为识习。如是习为识。何等为识尽受行为识。命字尽识。如是为尽识。何等为识尽受行为识。八行谛见至谛定为八。如是为识尽欲受行如谛识。何等为识味知所识因缘故生乐生喜意。如是味生为味识知。何等为识恼识。所识为尽为苦为转。如是识恼识。何等要识。所识欲贪能治欲贪能断能度。如是为要识。——《杂阿含经》

何等为七。色习尽道味苦要。是五阴各有七事。何等为三观。识亦有七事。得五阴成六事。观身为一色。观五阴二。观六衰三。故言三观。比丘。能晓七处亦能三观。不久行随道。断结无有结意。脱黠会见要一证受止已。断生死竟行所作竟。不复来还堕生死得道。佛说如是。比丘欢喜受行。——《杂阿含经》


Comments


愿以此功德  ·  上报四重恩  ·  下济三塗苦  ·  同归极乐国

友情链接      东华禅寺

bottom of page